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佛教的重要名詞解說
商品編號:10100989
優惠價:$342 原價:$380
作       者全佛編輯部   系列集數佛教小百科 40
出  版  社全佛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9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平裝 / 15 x 21 cm
ISBN 9789572031476
內容簡介

《佛教的重要名詞解說》蒐羅了一百多條重要的佛教名詞,以修行實用的立場出發,加以分門別類,並用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加上相關的整理圖表,讓蘊含佛法智慧的重要名詞,為您開啟生命智慧的寶藏。

正確掌握佛教名詞的意義,是開啟佛法經藏智慧的鑰匙。因此,擁有一本深入淺出,且能正確解釋佛教名詞的好書,是深入佛法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有鑑於此,本書選出佛教中一百多條常用的重要的名詞,加以分門別類,用現代人易於了解的文字來解說,並附有插圖、圖表說明,讓您掌握佛教智慧的密碼,善用這些蘊含佛法深刻智慧的名詞,正確的思維,實際運用於生活中的修行!
一般人在初接觸佛教時,常有面對許多陌生的佛教名詞,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苦惱,即使查閱相關辭典,所使用的文字對現代人而言仍嫌艱澀,不易了解。這往往使得許多想認識佛教的朋友,不知如何趣入,而對有心想依止經典修持的修行者,也常礙於名詞的不了解,無法正確掌握要義,非常可惜。有鑑於此,而有本書出版的因緣。
佛教是以智慧為導向的,雖然有令人歎為觀止的龐大思想理論體系,但是佛法的重點卻不在於此。事實上,佛陀所宣說的一切教法經典,無一不是為了讓眾生修行悟道,圓滿成佛。
由於現代的修行者無法親炙佛陀修學,只能依據佛陀所留下的法身智慧││經典來修持,因此,正確的掌握佛教名詞的意義,更加的重要。因此,在編篡此書時,我們希望回歸佛陀的根本精神,以修行、實用的立場出發,輔之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來編纂此書,,希望它不僅是一本實用的佛教辭書,更是能幫助大家掌握修行名相正確義理的修行辭書。
本書蒐羅了一百多條佛教的重要名詞,可以說是從剛開始學習佛法一直到圓滿成佛都用得到的名詞。我們將這些名詞大致分為八類:
 一、佛教教團相關名詞:這是關於對佛教教團的整體認識的名詞,如:「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三寶」等名詞即屬此類。
 二、佛陀相關名詞:這是與佛陀相關的名詞,包括了佛陀的名號(如來十號)、身相的特徵(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特有的德行(十力、十八不共、四無所畏)、佛陀的淨土(佛土)……等相關名詞,皆屬此類。成佛是一切學佛者最終的目標,透過認識佛陀,我們可以看到佛法圓滿的具體實踐成果,也顯現了修行者未來成佛的圓滿境地,確立學佛的遠大目標。
 三、法義及總說名詞:這個部份包含了佛教基本的法義及總說類的名詞如:「三法印」、「四諦」、「十二因緣」、「法界」、「實相」、「真如」等佛法基本之法義,以及「三藏」、「宗派」、「苦行」、「頭陀行」等佛教的總說類名詞。
 四、修行相關名詞:此類為與修行相關的名詞,如:「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三三昧」、「五停心觀」等名詞皆屬此類。此類名詞除了對修行的法門加以綜攝,對其中的修行次第也有清楚的解說,使大家在經典中閱讀到相關名詞時,能更精確的掌握修行的方法及修學次第,在修行上迅速增長圓滿。
 五、教眾類名詞:這是關於佛弟子的不同類型,如「十大弟子」、「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四眾」、「聲聞」、「緣覺」皆屬此類。
 六、菩薩道相關名詞:本章是介紹和菩薩道有關的名詞。依智慧修持悟道,是佛教修行人的共通學分,而除了自身的悟道之外,佛法中還有另外一類發大心的菩薩行者,心心念念以度化眾生為要。本章包括了和菩薩道相關的名詞,如菩薩、菩薩所行持的方法(六波羅蜜、四攝法)及常見的菩薩都於此處介紹。
 七、世界的相關名詞:本章是介紹和我們所生存的世界相關的名詞,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世界,和我們習慣的世界有何不同?如何成為修行的因緣?此類名詞包了我們自身的構成,及與外境的對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及時間、空間及其他生命的存有型態(劫、世界、四生、二十五有的名詞)。
 八、煩惱相關名詞:這是特別針對生命自身煩惱觀察的相關名詞,其中包括了煩惱的根源(無明、愛)煩惱的種類(二障、十不善業、三毒、五蓋)皆屬此類名詞。當我們清楚的觀察煩惱的作用,掌握了煩惱生起的路徑,也就是智慧開啟的契機。
以上這八種分類,大致上已經將佛法中各個面向重要名詞綜攝於此,這些都是從初發心學佛到圓滿成佛都用得到的名詞。本書的辭目順序,大類之下的辭目主要以筆畫來排序,在本書末並附上本書名詞索引總表,以筆劃來查尋方便讀者查閱。無論是剛開始學習佛法的朋友們,還是長久修學佛法的朋友們,希望本書都能陪伴著大家,在學習佛法的道上,吉祥圓滿!
目錄
      出版緣起
      序
  第一章 佛教教團相關名詞
      大乘佛教
      三寶(佛法僧)
      三乘(菩薩乘、聲聞乘、緣覺乘)
      部派佛教(小乘佛教、南傳佛教)
  第二章 佛陀相關名詞
      十八不共
      十力(如來十力)
      八十隨形好(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
      三不護
      三身(法身、報身、化身)
      三世佛
      四無畏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身)
      五方佛
      五眼
      五智
      正覺
      如來十號
      成佛
      佛(佛陀)
      佛身
      佛土
      佛智
      無上正等正覺
      阿 佛(不動佛)
      阿彌陀佛(無量壽佛)
      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
      釋迦牟尼佛
  第三章 法義及總類名詞
      十二分教(十二部經)
      二諦(俗諦、真諦)
      八識
      十二因緣
      入不二法門
      三法印
      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三聚戒
      三藏(經、律、論)
      大慈大悲
      五戒
      六大
      心王、心所
      心意識
      功德
      四恩
      四緣
      四聖諦(苦、集、滅、道)
      平等
      因果
      佛性
      宗派
      法界
      
      
      陀羅尼
      苦行
      真如
      皈依
      頭陀行
      般若
      曼荼羅
      淨土
      智慧
      無生
      無生法忍(無生忍)
      無住
      無我
      無諍
      菩提
      
      實相
      緣起
      業感緣起
      賢聖
      輪迴
  第四章 修行相關名詞
      九次第定
      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
      三明六通
      三昧
      三三昧(三解脫門)
      三學(戒、定、慧)
      五停心觀
      六念(六隨念)
      止、觀
      四念處
      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四向四果
      四善根位(煖、頂、忍、世第一法)
      四禪八定
      供養
      念佛
      金剛三昧
      法門
      阿羅漢
      海印三昧
      涅槃
      迴向
      無漏
      無漏法
      無漏智
      滅盡定
      解脫
      聞思修(三慧)
      禪定
      懺悔
  第五章 教眾類名詞
      十大弟子
      十八羅漢
      五百羅漢
      四眾
      緣覺
      聲聞
  第六章 菩薩道相關名詞
      十地
      大悲心
      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精進、禪定、般若)
      四弘誓願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菩提心
      菩薩
      
      觀世音菩薩
      文殊菩薩
      地藏菩薩
      普賢菩薩
      彌勒菩薩
      大勢至菩薩
  第七章 世界相關名詞
      二十五有
      人間
      十二處(十二入)
      十八界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千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世界)
      五蘊(色、受、想、行、識)
      六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
      世界
      四生(卵、胎、濕、化)
      四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
      生死
      有情(眾生)
      
      須彌山
      娑婆世界
  第八章 煩惱相關名詞
      二障
      十不善業(十惡)
      三業(身、語、意)
      三毒(貪、瞋、痴)
      五下分結
      五上分結
      五欲(色、聲、香、味、觸)
      五蓋(貪欲、瞋恚、惛眠、掉舉、疑)
      
      客塵煩惱
      無明
      結使
      愛(渴愛)
      煩惱
      附錄、本書名詞索引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
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試閱/試聽
第一章 佛教教團相關名詞
大乘佛教
以度化一切眾生圓滿成佛為宗旨的佛教
「大乘」,「乘」是指車子,或泛指交通工具,「大乘」的意思,就是指大型的交通工具。
這是指不以個人之覺悟為滿足的修行者,發起大願心的人,心心念念繫於救度眾生,就如同巨大的交通工具,可以乘載無量眾生到涅槃的彼岸。以此為宗旨之佛教,即稱為「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在印度在部派佛教之後所發展出來的新興佛教運動。而大乘佛教的興起的因緣,早在部派佛教時期「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時就開始萌芽。
當時部派佛教雖然有革新派與保守派之別,但大多固守教理與戒律的形式,在時空環境的變動下,無法依據佛法的精神與時俱進,逐漸停滯僵化,而與一般民眾形成藩籬。因此而有革新派的興起,逐漸興起革新運動,這些推動者就自稱其教團為「大乘」或「菩薩乘」,而稱傳統保守的佛教為「小乘」或「聲聞乘」。
大乘與小乘的不同,我們可以從下表中來加以比較:
三寶(指佛、法、僧)

佛教的整體內容
三寶(梵tri-ratna)就是指佛、法、僧三者,可以說是佛教的整體內容。
佛(buddha),是指圓滿覺悟法的人,在歷史上則是指人間佛教的開啟者釋迦牟尼佛。而在經典中也有無數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陀,以及他方世界的佛陀,一般常見的則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佛陀。
法(dharma),是宇宙的實相,也指佛陀宣說的教法,依之而行能止息生命不斷輪迴的痛苦煩惱,到達恆久安穩快樂的涅槃之境界。
法除了法的教義內容,還包括了其流傳的形式,也就是用語言文字表現,書寫印刷出來的經典之類,都可稱為法寶。
僧(samgha),義譯為「和合眾」,是指修學正覺真理的團體,他們學習實踐佛陀的教導,除了自身修道之外,也肩負著教法弘揚流傳的責任,教化民眾,是三寶的具體顯現,是正法的承續。因此,廣義而言,僧寶並不只侷限於出家僧團,出家僧是屬於「住持僧」,是佛法住世的象徵。除了「住持僧」之外,還有依法的證悟所說,也就是證得聲聞、緣覺果位的「聖賢僧」,和依大乘法門修證成就的「菩薩僧」。由此可知,僧寶除了外在的型式象徵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依法而實踐、證悟,並不只單指出家僧團。
佛陀在世時,佛陀本身就是佛寶,佛所說的教理就是法寶,佛陀弟子如比丘、比丘尼等出家團就是僧寶。這樣的三寶又稱為「現前三寶」。
佛陀滅度之後,其舍利、舍利佛塔則被視為佛寶,法寶則是書寫記錄的文字經典,僧寶則是指比丘、比丘尼等出家僧團,或是任何依止佛法正理而行的團體。這樣的三寶又稱為「住持三寶」,也就是在佛陀滅度後,住持世間的三寶。
其實,佛、法、僧三者是一體的,任何一者都含攝其他二者,不可能獨立存在,因此,又有所謂的「一體三寶」。例如,佛陀所覺悟之內容為法,安住於法,依法而行,是法的實踐者,是僧的圓滿目標。法因為佛陀的證悟、僧的實踐弘揚而彰顯,僧依佛陀的教導,依法而行,圓滿悟道,三者是一體不可分,這是「一體三寶」的意義,也就是佛教具體內容的展現。
三乘(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
適應三種不同根器眾生的三種法門
三乘是指適應三種不同根器眾生的三種法門。「乘」字的原意是交通工具,此處用來以譬喻運載眾生渡生死苦海至涅槃彼岸的三種法門,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與「菩薩乘」。其中,菩薩乘也可稱為「佛乘」。
聲聞乘是指專門為聲聞說的教法。聲聞,意譯作弟子,是指聽聞佛陀言語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所以稱為聲聞。聲聞後來與「緣覺」、「菩薩」相對,而成為二乘或三乘之一。他們觀察苦、集、滅、道四諦的法理,修習三十七道品,斷除見、修二種迷惑,次第證得四種法門的果位而證入無餘涅槃的人。
緣覺乘,指緣覺行人的教法。緣覺音譯為「辟支佛」,又稱「獨覺」,指獨自悟道的修行者。也就是在今生中,不必經由佛陀教導,能無師獨悟,生性好樂寂靜而不事說法教化的聖者。聲聞與緣覺,稱為二乘;如果再加上菩薩,則稱為三乘。緣覺的種類,又可分為「部行獨覺」及「麟角喻獨覺」二種。
「部行獨覺」是指聲聞時已證得三果不還果,而欲達四果阿羅漢果時,離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獨覺指獨居修行一百大劫,而具足善根功德的覺者。「部行獨覺」的得名,則由於其在聲聞修行之際,多居僧團中生活;「麟角喻獨覺」則是獨自於山間、林下修行,不結伴侶,獨自一人,所以以麟角為比喻。
菩薩是發大菩提心,誓願救度一切眾生成佛的大心眾生,依此大悲的誓願,以佈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等六種能使眾生到達涅槃彼岸之法為實踐內容,自覺覺他,這樣的教法被稱為「菩薩乘」,也就是「大乘」。
除了三乘之外,還有「五乘」,即三乘加上「人乘」、「天乘」。
五乘是指運載眾生到善處的五種法門,一般所說的五乘:是在三乘外再加上人乘、天乘。
相關商品
佛教的宗派
NT$ 295
NT$ 266
佛教的念珠
NT$ 220
NT$ 198
佛教的植物 ( 下 ) –藥用植物、糧食類植物、奇異植物、經論譬喻植物
NT$ 220
NT$ 198
佛教的神通
NT$ 290
NT$ 261
佛教的蓮花
NT$ 260
NT$ 260
佛教的重要經典
NT$ 290
NT$ 261
佛教的香與香器
NT$ 280
NT$ 252
神通感應錄
NT$ 250
NT$ 225
神通的原理與修持
NT$ 280
NT$ 252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