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如何修持楞嚴經
商品編號:10100220
優惠價:$198 原價:$220
作       者:洪啟嵩 著     系列集數:佛經修持法10
出  版  社:全佛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平裝 / 15 x 21 cm
ISBN 9789572031940
內容簡介
《楞嚴經》千餘年來對於佛教影響很深,「開悟楞嚴,成佛法華」將《楞嚴經》與《法華經》並舉,大家耳熟能詳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大勢至菩薩的香光莊嚴,以及被視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皆出自於本經。歷代受其影響的祖師大德不少,其義理深奧、文筆優美,為佛教徒喜愛與讚嘆。
本書將《楞嚴經》的重要觀點:七處徵心、八還辨見、宇宙的生成、楞嚴二十五圓通等,做詳盡的解讀,引領讀者進入《楞嚴經》的世界,成就堅固不壞的大佛頂修證境界。
《楞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部相當重要的經典,後代的禪宗祖師們受到很大的啟發,因此本經也廣大的流行;傳統上也將《楞嚴經》視為密教經典,本經非常受中國佛教徒歡迎。
《楞嚴經》講述宇宙發生與生命運作的究竟之道,透過楞嚴二十五圓通的修法來圓滿佛果。本書將《楞嚴經》的重要觀點做詳盡的解讀,明解楞嚴二十五圓通、楞嚴咒的修持方法,引領讀者融入《楞嚴經》的世界,體悟清淨自性、現前圓滿,成證無上佛果。
《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為《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或《首楞嚴經》、《楞嚴經》。本經深受中國佛教徒歡迎,歷代受其影響之祖師大德不少,並有不少相關著疏傳奇。而其義理深奧、文筆優美,尤為大眾所讚嘆。
耳熟能詳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大勢至菩薩的香光莊嚴都出自《楞嚴經》。此經為後世禪宗所吸收,在中國廣大地流行;其依菩提心攝心以獲得真淨妙心,與後來禪家的體解悟入真常妙心,有深契之處。
《楞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中,從宋、元朝之後,可說是相當重要的經典,尤其是在禪宗方面,算是最流行的一部經典。
《楞嚴經》在佛教經典的分類上,被劃歸為屬於密教方面的經典,事實上本經所談論的修證境界與後代禪宗所要達到的境界是相當契合的。尤其是後代禪宗祖師們,受到它的啟發很大,因此本經也就廣大地流行起來。
在佛教史上,自唐代以來,為《楞嚴經》做注疏者不下六十餘家,數量之豐富,除《金剛般若經》、《法華經》、《心經》三部經典之外,以此經為最多。直至近代如太虛、諦閑、圓瑛、倓虛、守培等法師,皆有《楞嚴經》的著述傳世,可見此經在佛門中的影響。
《楞嚴經》千餘年來在中國的影響之深,像中國寺院早課必誦楞嚴咒,已經成為一牢不可破的規矩,而且楞嚴咒也被視為咒中之王。楞嚴咒即出自於《楞嚴經》,此經所受的崇敬可知一斑。而「開悟楞嚴,成佛法華」,將《楞嚴經》與《法華經》並舉,也就成為中國佛門傳誦的佳話了。
近代藏密傳來中國,有些人把藏密中的咒語與《楞嚴經》相比附,認為楞嚴咒就是大白傘蓋咒,在傳統上把《楞嚴經》視為密教的經典。
在密教中有所謂的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緣起,而在《楞嚴經》特別講七大,除了上述的六大外,特別安立見大。見,即正見。
《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灌頂部錄出別行」,可見其與密教之關係。如果依密教所謂的五部說法而言(五部即:中央是佛部,東方金剛部,西方蓮華部,南方寶生部,北方羯磨部),本經則屬於中央佛部的經典。但是本經主要是以觀音為主要的法主,最後以二十五圓通法門會歸,而以觀音的耳根圓通為第一,而觀音菩薩屬於蓮花部。灌頂部的部主應是毗盧遮那如來,二者如何會通?所以,關於《楞嚴經》屬五部中之何部仍有爭議。
太虛大師主張:「本經屬於真言宗金剛界,由蓮花部觀世音因門證入灌頂部毗盧遮那佛果海者。」的說法,來解決觀音是本經法主的問題。
《楞嚴經》是講述宇宙的發生與生命運作的究竟之道,與一個人自心的種種變化、尋心的過程,及楞嚴二十五圓通。
二十五圓通是六塵、六根、六識及七大,是以自心因緣為中心的法界現象,自心以六根、六識、六塵整個圓融合一即稱為圓通,再加上七大,是宇宙構成的根本元素: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之外,再加上一個以自身為中心,全部匯歸自身的法身圓通,構成二十五圓通。然後,透過二十五圓通的修行,來圓滿佛果。
整部《楞嚴經》就是要我們堅住究竟的首楞嚴三昧,在如來的果道中,能堅住根本境界,圓滿成就。在修持過程中,體悟法性周遍一切,離於一切功用造作,堅住本來一切清淨,現前圓滿。而堅住本來清淨一切現前圓滿,是如是,不是作用而來,不是落於二邊。真實體悟,非因緣性,非自然性,遍一切處,周遍圓滿,一切現前圓滿,匯入於菩提妙性當中。
「如何修持楞嚴經」將《楞嚴經》的重要觀點:七處徵心、八還辨見、宇宙的生成、楞嚴廿五圓通、楞嚴咒等,做了詳盡的解讀,希望幫助讀者將自身融入《楞嚴經》中,悟入《楞嚴經》、成就堅固不壞的大佛頂修證境界,圓滿無上佛果。
目錄
   出版緣起
   序
   第一章
    關於楞嚴經
    認識楞嚴經
    堅固不壞的首楞嚴經
   第二章
    解讀楞嚴經
    說法的因緣
    尋找心的過程──七處徵心
    八還辨見
    本妙元心的如來藏
    聞性不滅
    宇宙的發生
   第三章
    楞嚴廿五圓通
    依音聲證悟聲塵圓通
    觀察色性不淨證悟色塵圓通
    焚燒沉香證悟香塵圓通
    通曉一切味悟入味塵圓通
    領悟水因入於觸塵圓通
    觀世間六塵變懷悟入法塵圓通
    由見性不滅悟入眼根圓通
    觀察呼吸悟入鼻根圓通
    由味道悟入舌根圓通
    觀身體苦痛悟入身根圓通
    從法塵迴轉悟入意根圓通
    眼識清淨證入圓通
    以心聽聞悟入耳識圓通
    觀呼吸化成光明悟入鼻識圓通
    以法音降伏魔怨悟入舌識圓通
    身心圓滿通利證入身識圓通
    心光旋返自心悟入意識圓通
    觀身心暖觸悟入火大圓通
    觀身內外微塵無差別悟入地大圓通
    由水性一味悟入水大圓通
    觀察風大悟入圓通
    觀虛空無邊悟入空大圓通
    觀察心識悟入識大圓通
    都攝六根悟入見大圓通
    由聞性悟入耳根圓通
   第四章
    修持方法
    楞嚴咒的修持
    楞嚴經的修持法軌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
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試閱/試聽
第1章 關於楞嚴經

認識楞嚴經
《楞嚴經》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梵名為Sarvatatho?gatasya-guhya-siddh?rthabhisamaya-hetu-sarva-bodhisatvasya-carye-samudra-de?a-buddhsnisa-??rangams,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簡稱為《大佛頂首楞嚴經》、略稱為《大佛頂經》、《首楞嚴經》、《楞嚴經》。
「大佛頂」意即證入最究竟的如來境界,「如來密因」則特別顯示出本經是直接契入大佛頂的如來密因,直接契入大佛頂之殊勝見地,從「因」上的究竟,能夠迅速成證在「道」上究竟,乃至到大佛頂佛的「果」究竟。「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這是代表在道究竟的《首楞嚴經》。
「首楞嚴」意譯為健相、健行、一切事竟,是堅固不壞的意思,代表本經是從因、道乃至果三者都是究竟堅固不壞的經典,其可說是徹底闡揚了首楞嚴三昧的因、道、果,尤其是側重在「因」的解悟,由體解而了悟;而且了悟之後,並不是只安住在解悟上面;不管是由解而悟,或者由行而入,或者由證而住,三者到最後都是達到大佛頂修證的境界。
楞嚴經與首楞嚴三昧經的關係
在佛教史上,從唐朝以來為《首楞嚴經》所做的注疏很多,不下六十餘家。近代有太虛大師、諦閑、圓瑛、倓虛、守培等關於《楞嚴經》的著述傳世。在中國寺院早課一定要誦楞嚴咒,並視之為咒中之王,可見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之一斑。古德有言:「開悟楞嚴,成佛法華」,更將《楞嚴經》與《法華經》並舉,足可見本經在中國佛門傳誦之盛。
《楞嚴經》除了本部之外,另有一部與其關係相當密切的《首楞嚴三昧經》,此經為後秦鳩摩羅什所翻譯。《首楞嚴三昧經》裏面談論的所有境界,和《楞嚴經》所講的相類似。《楞嚴經》中修證的果地就是楞嚴經三昧成就,特別不同的是:《楞嚴經》著重於闡明《楞嚴經》的正見,經中二十五個大阿羅漢、菩薩們宣說其修行的經驗,這就是著名的二十五圓通。從這樣的立場而言,《楞嚴經》可說是從因位上來談論首楞嚴三昧的修證。
 楞嚴經的傳譯
關於本經的傳譯,據唐.智昇《續古今譯經圖紀》說:此經譯者般刺密帝,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旨道場,以神龍元年(七○五)五月二十三日於灌頂部中誦出一品,即此經十卷。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一作鑠佉,此云「雲峰」)譯語,房融筆受,懷迪證義。
但在《開元釋教錄》卷九中則以此經是懷迪所翻譯。認為懷迪曾被召入京,參與菩提流志《大寶積經》的譯場,擔任證義。事情完畢後返還回鄉,遇到一位梵僧,其名不詳,共譯此經。所以此經的譯者與翻譯時間均有可疑。
其次,關於本經的流傳經過,根據宋.釋子璿《首楞嚴經疏注經》卷一之一的記載:「房融知南詮,聞有此經,遂請對譯。房融筆受,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翻經才竟,三藏被本國來取。奉王嚴制,先不許出。三藏潛來,邊境被責。為解此難,遂即迴去。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錄缺書。時禪學者因內道場得本傳寫,好而秘之,遂流此地。大通(神秀)在內,親遇奏經,又寫隨身,歸荊州度門寺。有魏北館陶沙門慧振搜訪靈跡,常慕此經。於度門寺遂遇此本。」
《宋高僧傳》卷六〈唯傳〉記載:「天寶末,於京師受舊相房融宅請。未飯之前,宅中中出經函云:『相公在南海知南詮,預其翻經,躬親筆受首楞嚴經一部,留家供養。』」是此經流傳有四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因南使流傳來此。第二種說法是房融奏入,因禪學者自內道場傳寫流通。第三種說法是神秀親遇奏經,因而傳寫歸荊州度門寺。第四種說法是房融抄寫留家供養,因而傳出。但神秀於神龍二年卒於東都,既未還山,如何獲得寫本隨身,歸返於荊州?所以本經的流傳深有可疑。
本經在西藏亦有譯本,約在清高宗乾隆十七年至廿年間,由漢本翻譯成藏文。近代學者有些人主張本經是部偽經,這恐怕是就學術上的意義而言。實際上這部經對修行人影響深遠;在宗教的修證上,本經如果能夠合乎法義,學術上的認定並沒有什麼影響。關於真偽認定的問題,曾經引起很多的論戰,尤其是日本人對本經的探討更多,但仍未有定論。
堅固不壞的首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陀在「首楞嚴會」中,以阿難受摩登伽女幻術誘惑的因緣,宣說而成的。全部經文共十卷,約七萬餘字。
《楞嚴經》開示「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的法理,並解說菩薩萬行、三摩提法的階次關係。尤其開演「七處徵心」、「八還辨見」,對宇宙的生成,菩薩的修行法要,及五十種陰魔的解說更有其特別之處。我們耳熟能詳的觀世菩菩薩的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的香光莊嚴都出自此經。其依菩提心攝心以獲得真淨妙心,與後代禪家體解悟入真常妙心有深契之處。
楞嚴經內容大要
本經共分為十卷,內容如下:
第一卷:佛陀在舍衛城祇園精舍與眾比丘舉行法會,阿難外出未能參與大會,路途中乞食,遭到摩登伽女幻術所拘迷,將毀戒體。佛?遣文殊師利菩薩令持神咒救護阿難與摩登伽女來至佛所,阿難頂禮悲泣,懺悔一向多聞道力未全,祈請佛陀開示十方如來成證菩提佛果的方便法門。佛陀憐愍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顛倒妄想,故為開示法要。佛陀以七處徵心來幫助阿難尋心,指示心體所在,以幻止幻,幻無可立。
第二卷:阿難及與會大眾祈請佛陀,開示顯出身心真妄虛實,佛陀藉由闡析物象與見性的關係,解明真性圓明淨妙、非生非滅、本來常住。一切諸法由心所現,真、妄二見,明、暗二塵皆眾生顛倒分別所生。
第三卷:佛陀繼續回答阿難的提問,宣說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六根)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六根、六境、十二處、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等也是如是。會中大眾聽聞佛陀的說法,身心蕩然,得無罣礙。
第四卷:富樓那請問世尊:世間一切根塵界處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為何忽然出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於是世尊開示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發生宇宙萬象的道理;阿難及大眾又請求佛陀開示證悟無餘涅槃的法門,於是佛陀講解菴摩羅識,空如來藏等的教義。
第五卷:佛陀開示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的法理,及吩咐憍陳那等五比丘、優婆尼沙陀、香嚴童子、藥王藥上二法王子、跋陀婆羅等十六開士、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阿那律陀、周利槃特迦、憍梵?提、畢陵伽婆蹉、須菩提、舍利弗、普賢菩薩、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優婆離、大目犍連、烏芻瑟摩、持地菩薩、月光童子、琉璃光法王子、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大勢至法王子及同倫五十二菩薩等,各自宣說最初得道方便,分別敘述以地、水、火、風、空、見、識第「七大」為修行法門,而證得三摩地境界的經歷。
第六卷:觀世音菩薩宣說耳根圓通法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觀音如來授以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所以成證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成就三十二應身,入一切國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以度之。並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的緣故,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四種不可思議無作妙德。文殊師利法王子以偈頌讚歎。
第七卷:佛陀應阿難的祈請誦出四百三十九句的大佛頂陀羅尼,並讚述頌持功德。次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等十二類眾生的顛倒。
第八卷:佛陀說明修持三摩提來破除眾生顛倒妄見,如何趣入本覺淨明的真源:並開示菩薩的階次,說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煖、頂、忍、世第一、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五個階位。並敘述地獄的十因六果。
第九卷:具說三界二十五有之相,並述及五十種陰魔,及其對治方法。
第十卷:說明五十種陰魔。四破外道的種種邊見、常見、斷見,開示定慧圓明的修法;並述及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的修行觀念。最後說明此經法門的殊勝。而在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世間天、人、阿修羅、他方菩薩、二乘、仙人及大力鬼神的歡喜讚歎中圓滿此經。
由於本經經文很長,本書則選擇經中一些重要的觀點及著名的修法等,來做解讀導覽,特別於二十五圓通做詳細的解讀,希望透過這些介紹,讓讀者能更深入《楞嚴經》的世界。
本書解讀《楞嚴經》的版本,採唐朝般刺蜜帝翻譯的版本,以《大正新修大藏經》為底本,而以宋版《磧砂大藏經》(新文豐出版社所出版的影印本為校勘本),並輔以明版《嘉興正續大藏經》與《大正藏》本身所作之校勘,作為此經之校勘依據。
 
相關商品
如何修持圓覺經
NT$ 220
NT$ 198
如何修持大悲心陀羅尼經
NT$ 220
NT$ 198
如何修持心經
NT$ 200
NT$ 180
如何修持法華經
NT$ 220
NT$ 198
如何修持華嚴經
NT$ 290
NT$ 261
如何修持藥師經(附藥師佛心咒CD)
NT$ 280
NT$ 252
如何修持金剛經
NT$ 260
NT$ 234
如何修持阿彌陀經
NT$ 200
NT$ 180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