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關於結婚後的我們—伴隨生命成長的全生教育
商品編號:10900404
優惠價:$216 原價:$240
作       者: 洪啟嵩 著     系列集數:生命大學系列 4
出  版  社:普月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平裝 / 15 x 21 cm
ISBN 9789868237735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伴隨生命成長的書,無論你是為人妻、為人夫、為人母、為人父、青年、壯年、老年,你所面對的生命問題,本書將會帶給你很好的答案與方法,創造生命幸福的軌跡與歷程。

在我們一生的成長過程中,要經歷人生各種不同的階段與角色。
這是一本能伴隨著我們生命成長的全生教育書,本書從兩人結婚後,想要為人父母,應如何具備選擇愛兒的主動能力,生育教養高生命品質的寶寶。
並且,從決定生育寶寶開始,建立正確的觀念,從胎前教育、胎中的教育、到童年青年與成年的教育,與孩子一起圓滿生命的成長。
到最後,我們如何面臨生、老、病、死,如何面對生命的最後旅程等等,這一切即將面對的生命問題,本書將帶給讀者理想的解答與方法。
《民法》中記載:人的權利,始於出生,終於死亡。生前死後,一般人也認為無法掌握,而且在生命的成長中,我們常常碰到許多的問題,如果在我們結婚之後,決定生個孩子,懷了寶寶,我們開始在胎中教育寶寶;但這還不夠,應從胎前教育開始,才有希望建立一個合理的優生學,讓高生命品質的胎兒──具足慈悲和智慧的生命,投生到人間。
雖然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掌握,但當我們有這個因緣結婚,也希望生個孩子,也有因緣生孩子,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很重要的課題,我認為一生的教育應當從今生胎前的教育開始,同時胎前教育可說是準父母親的教育。
胎教很重要,胎前教育更重要,這是完全無害的優生學。其實這不是筆者的發明,因為佛陀,早已主張並實踐這樣的方法:他選擇最適宜的因緣條件,投胎出世。現在,我希望將這樣的方法,不只是用在有自在轉世能力的胎兒身上,也應用在父母抉擇胎兒之上;使現代的父母能具有選擇愛兒的主動能力。
從胎前教育、胎教,到童年、青年與成年的教育;我們學習當個好父母,伴隨著孩子成長,幫助孩子能夠解決自己的煩惱,長養孩子的佛心,引導孩子建立廣大的志向,讓孩子學習尊重一切生命,在親子的互動過程中,我們也隨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是一所人間的大學,生命的大學,在其中我們接受完整的全生教育,充滿了創造與光明。當年齡逐漸老大時,我們也應當漸漸成熟那安詳的生命智慧。年老的過程,是再創造奇妙生命軌跡的歷程,絕不是追憶與無奈。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歷程,夫妻相互扶持走完這一生,如何保持年輕的心,老得可愛,病得莊嚴,當然是生命的重要教育。如果夫妻雙方有一方先走了,我們要建立正態度面對死亡,清楚了知死亡的世界,計畫莊嚴之死,安穩的走上死亡之路,並自在決定未來的一生,若能如此,我們這一生將會感覺十分的欣慰圓滿。
死亡不只要無畏,也不只要瀟灑,最重要的要能自在的往生。這時,可以安心的睡在大地,與大地母親融合為一,並充滿溫柔的微笑。
目錄
   出版緣起
   
   第一章 想要為人父母
    男人女人的世界
    決定生個孩子
    準備孩子入胎
    如何當個好孕媽咪
    如何守護胎兒
   第二章 如何當個好父母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方式
    給寶寶一個無毒的環境
    父母要對孩子的錯誤負責
    當孩子擁有前世的記憶
    親子的雙向溝通
    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態度
   第三章 伴隨著孩子成長
    幫孩子自己解決煩惱
    長養孩子的佛心
    引導孩子建立廣大志向
    學習尊重一切生命
   第四章 面臨生老病死 
    相互扶持走完這一生
    如何保持年輕的心
    病痛的啟示
    生一場漂亮的病
   第五章 我們可以如此面對餘生 
    如果我先走了
    看待死亡的態度
    你應了知的死亡世界
    認識死亡的過程
    計畫莊嚴之死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
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試閱/試聽
第一章 想要為人父母

男人女人的世界
理論上在這個因緣裡,我是男人,所以不會生孩子、不會懷孕。大家可能認為男人不會懷孕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我從來沒這樣想過。男人不會懷孕,只是在這緣起裡不會懷孕,如果有一天,當女權運動發展到極致的時候,她們或許會以抽籤的方式來決定誰該懷孕,所以男性要有心理準備,也許有一天男人真的要懷孕。
寬廣的看待生命
我們可能會認為生命界有男有女是天經地義的,其實不然。有男有女的生命現象是一種特殊的生命現象,所以佛法中有很多說法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現有的因緣來說,不是一定要如此。例如:我們用六根觀察世界,以眼、耳、鼻、舌、身、意觀察色、聲、香、味、觸、法,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生命都是這樣,像在深海裡的眾生就不是依照這樣的系統。
例如在深海中的魚沒有眼睛,再加上深海中沒有光線,牠是如何看呢?牠的眼睛已經退化,眼睛沒有功能了,而且不需要靠光線來覺受外物,因此牠們所看到的世界跟我們描繪的世界會不一樣。
因此,大家要有一個認識: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是依我們立場所看到的世界,我們描寫的這個世界及許多東西都是依人的立場來描寫,但事實上它不一定是這樣子。
我們以為這世界有時間與空間的相續,但這不是必然的,這是因為我們用理念裡面抽象的東西──時間、空間的觀點來看世界,所以我們看到的不是真實的現相,只是用我們的觀點所看到的世界,我們看到的只是相對的現象,就像在海底的眾生,因為沒有光線,沒有辦法發展出眼根,它的世界就和我們不同。
另外,像天界中在二禪天以上的天人,他們的生活條件和人類也不一樣,他們五官中缺少耳朵、嘴巴。我們看到很多佛像、天人的像都被畫成像人一樣六根具足,人類總是用自己的想法看事情,在天人的世界沒有重力,為什麼要長得像人?很明顯的是以人類的意識投射到畫上而反映出來的。二禪天以上的天人並不需要吃飯,也不需要用語言來溝通,所以不需要有嘴巴。他接受訊息也不需靠聲音,所以用不著有耳朵,畫相上天人的耳朵、嘴巴都是我們裝飾上去的。二禪天以上的天人沒有語言符號系統,只用心靈溝通,稱為默然定,二禪天以上叫聖默然定,沒有覺醒,只有默然定。我們在緣起法中觀察世界時,如果沒有把自己放在緣起法裡面來看,是很可惜的。
人類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但是其它世界的人不見得一定如此。像空無邊處天的人有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呢?事實上,他們連身體都沒有,只剩下意識,所以那個世界沒有光線,也不需要光線,它不需要用哈伯望遠鏡;我們用哈伯望遠鏡所建立的宇宙觀,在那個世界並不適用。這就是緣起,緣起不只是看外境,也要用來看我們自己。
我們現在以六種感官來相應一切,像佛法中利用六根來修行是依據人類的因緣而來的,所以才有男人與女人的差別,這是在此世間因緣條件之下發展出來的特殊現象,它不是必然的。
所以同性戀者不過是另一種人類而已,如果有人把同性戀視為一種病症,那麼這個觀念恐怕要稍微更寬廣一點。如果照人類生命的發展來看,第三性也是有可能的,第四性也有可能,人類如果有這樣的需求,將來第五、第六性也有可能產生,有時候是男是女,有時候同時是男是女,這都有可能。
決定生孩子之前
如果有這樣的因緣──我們決定要生孩子,生一個好孩子。我並不是鼓勵大家生孩子或不生孩子,而是說有這種因緣的人,也想生一個好孩子,這些人可以怎麼進行。不見得每一個人都要生孩子或不生孩子,這是個人的抉擇,自己決定的。
決定生孩子之後,我們再想想:是隨隨便便生一個孩子,還是糊里糊塗孩子就出生了?或是因為懷孕很有成就感,就懷孕了?如果孩子是這樣出生的話,我建議這樣的父母親對孩子的要求可以少一點,因為你並沒有好好替孩子想過,沒有設法生一個好孩子。
設計生一個好孩子,不是扮演上帝的角色,下一個指令就好,生出來不滿意就丟掉,不是這樣的。而是我們努力創造好因緣,但出生之後無論如何要接受他。未出生之前,最好懷有大志,發願生一個佛菩薩之流的高品質生命。
「高生命品質」和傳統的優生學有什麼不同呢?一般的優生觀念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智力或某一種特殊才能上,希望能培育出一個天才兒童。但是,我們卻忽略了這樣的生命是否真的幸福?是否真的能造福其他的生命?或是利用其超乎常人的智商來破壞人間?
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天才的確是過著比一般人富裕、風光的生活,但是他們快樂嗎?「音樂神童」莫札特年輕時就重病纏身,父親去世之後,生活更是落魄,還患有嚴重的憂鬱症,在三十五歲時就與世長辭。沒人知道他怎麼死的,有說死於尿毒症,也有說他是服毒自盡的。「樂聖」貝多芬和莫札特一樣,在父親的極力培育下創造了許多動人的樂章,但他的生活也不甚如意,一直有酗酒的習慣,五十二歲時染上黃疸病,五十七歲去世。
歷史上許多天才的一生,的確是有風光的日子,但當這些因緣散去時,他們卻又往往比一般人更禁不起這個打擊,終至潦倒窮困,悲慘地老死、病死。
對於創造這些天才們的父母之努力,的確使人深深敬佩。但是,我們在投入這麼大的努力之前,是否應該先想想:造就出這樣的孩子,到底是幸或不幸呢?也許有人會說:「這種不幸也許是造就出這些偉大人物的因緣之一吧!」如果真是如此,我們便不禁要重新省思「偉大」的定義,如果建造「偉大」的代價是將人推至悲慘的境地,那麼這個「偉大」已經變成一隻魔獸了。
我們造就出天才兒童,為的是什麼?是真的為了孩子好?還是將孩子的才能拿來當做自己炫耀的工具?培育一個資質優良的寶寶並不是錯誤,但是我們看到歷史上這麼多不幸、早逝的天才,是否要再對「資質」重新定義?完整的優生學,比培育才能更重要的,應該是孩子的慈悲、智慧,真正能使他及周遭有緣的眾生能逐漸增上、圓滿,能解脫自身的煩惱及眾生的煩惱者,才是根本的旨要。
優生學觀念的提昇
真正的優生學是要從因緣法中來產生的,在未懷孕之前,我們不斷注入慈悲、智慧的因緣,提升我們心靈的品質、身體的健康,來招感相應的生命入胎。所以,胎前教育可說是準父母親的教育。
生命會相聚,都是有因有緣的。對一般人而言,我們的相聚都是一連串的恩怨情仇。但是,如果我們了悟如幻,能夠隨順法性的寂靜,那麼我們就超越輪迴解脫了。而一個菩薩行者並不以此為滿足,還要還入紅塵中,再從大覺中出生,大覺是從無生中出生,這是菩薩的大悲如幻行。
像菩薩這樣的生命是如何來受生的呢?如果可以依循一個偉大成就者的投胎情況來學習,觀察他們如何來投胎、成就,能夠依循著這樣的方法,或許我們也能夠有個好胎兒。
如果我們和自己的先生或太太在今生決定要生寶寶,也可以參照諸佛菩薩們選擇父母的條件,讓自己的身心狀況朝著這方向來調整,感得相應的孩子受生。
所以,胎前教育不是單向的,而是父母親和孩子必須共同接受的教育。如果父母親的福德具足,而前來投胎的中陰(神識)卑下,這樣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同樣的,如果雙親下劣卑賤,又不努力培具福德,卻希望有個大福德的中陰來投胎,這樣的因緣也不具足,這是空想、妄想,不可能達成的任務。
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如果想生一個大福德的孩子,必須善觀因緣果報,也就是我一直努力提倡的精進因果觀:
第一是堅信因果,破除無因論、宿命論等錯謬的觀念,堅信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因為我們以前種下輪迴因,所以有輪迴果。現在我們想要解脫,就要種下解脫因,求解脫果;若種菩提因,必得菩提果;種無上菩提因,得無上菩提果;種金剛清淨因,得金剛清淨果。
再來,我們要接受事實,現在已經發生的事,接受它,雖然我們的智慧不足,不能現前了知宿世的因緣,但因為堅信因果的緣故,深信有如是果必定有如是因緣,接受它,可以減少抗拒、不平所消耗的力氣,也不會怨天尤人,或因此再造惡業。有些因緣是可以分析出來的,有些則不是今生造成的,有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種下的因,現在才結果。有些可以推論得知,了知後我們立刻改正它。有些是很難觀察到的、很深層、很微細的習氣在影響我們,這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先接受事實,再進行下一步:永不認命。
永不認命,是在事情沒發生之前,永遠努力地注入好的因緣、清淨的因緣來改善它。真正堅信因果的人是絕對不認命的,事情發生了,立刻接受,並在此立足點上往上發長,為尚未成為發生者而努力,這就是願力,才是從理到事完全圓滿。
中國人多把宿命觀誤當為因果觀,今生受到不平之事,嘴巴上說認命,心中還是不平,只是硬生生地忍回去,這樣的忍是在儲備能量,只會讓我們的恩怨情仇糾纏得更深,來世一反被欺凌的角色,變成欺壓者,這是創造惡因惡果,創造輪迴。  正確的因果觀是要讓我們解脫輪迴的,認清生命現在的輪迴,並決心不再繼續輪迴,決心超脫,從染污再還到清淨,這是還淨的過程,是超越輪迴的正途。
對於很多事,我們往往不了解都是因緣所成,而以為它是天經地義的,告訴他是「因緣所成」,他又執著其中一個因緣相,這樣只有繼續輪迴下去了。
我們回頭看一看自己現在所成就的一切,哪一樣不是因緣所成?有這樣的認知,才不會執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錯誤觀念,這才是善觀因緣果報。
決定生個孩子
決定生什麼樣的孩子
我們決定要生一個孩子,這個決定是隨順個人的情緒、喜好呢?還是隨順覺性?
有人會想:最好是生個女孩子,比較溫順乖巧,又會照顧家裡,還可以和我們聊天。也有人說:我要生一個孩子,好好培養他,讓他繼承我的一切。如果生孩子只是為了讓自己滿意、舒服,這是隨著自己喜好的成分居多來生孩子。
如何是隨順覺性呢?最好是發願生一個圓滿理想的高生命品質孩子,能夠幫助利益其他的人、讓眾生的生命成證圓滿的孩子。這就是隨順覺性。
如果有佛教信仰,可以選擇與自己有緣的佛菩薩,祈願生一個高生命品質的寶寶。在我們所生存的世界中,最理想完美的生命典範,恐怕是釋迦尼佛,所以高生命品質的寶寶,可以指稱為佛寶寶。如有人偏好蓮花部族的,也就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男孩具福德智慧,女孩則是端正相好,充滿悲心。如果想生一個將來具足威勢、財富,能幫助眾生的孩子,可以選擇寶生部族的佛菩薩。如果沒有特別的想法,祈請佛菩薩決定,也是可以,對我們常禮拜的那位佛菩薩不斷地祈請。如果要積極地建立這個因緣,可以選擇前者。這樣的方式是相應於很多菩薩都志在轉世,但老是佛菩薩在挑選我們,現在反過來,我們採取積極的態度,由我們來選擇。
如果每個人都有想生一個高生命品質寶寶的志向,那麼我們的世界會越來越好,根據經典上記載,未來的人間淨土大約在五十六億年後,法王為彌勒菩薩,如果我們大家都能發願生一個佛寶寶,也許人間淨土二十九億年以後就可以實現了。
如果決定要生孩子的人,而且對佛法有興趣者,可以選擇一位自己喜歡的佛菩薩,以最清淨的願、最大的努力來實踐,甚至可以期望懷一個佛陀,這或許不可能,但寶寶還沒出生之前,我們都可以努力,這就是有願無望,我們要有最大的願、最小的望。
如何生個高生命品質的寶寶
當我們決定要生什麼樣的孩子之後,就要相續祈願,不斷發心,但是不要有未來心,願要發的很大,但不要想著:「將來如果沒有這樣怎麼辦?」因為我們對孩子的責任不是只有胎前這段時期,還有出生以後到長大的教育,給他最好的條件,努力地幫助他,千萬不要因為他沒有完成我們的希望,我們就給他很大的壓力、處罰,或過當的處置。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要具足什麼樣的因才可以使胎中的孩子成就?在胎前如何建立?我們要想清楚,千萬不要到果報現前時才後悔。
現在將祈請生個高生命品質佛寶寶的要點簡述一次:
我們先決定佛寶寶的緣起、體性,這包含德性、外相二者:他屬於何種種性?是智慧種性,可以以密教五方佛來分,是屬於具足財寶、廣大威力的種性、勢力廣大的種性,還是悲心廣大的種性、智慧強大的種性,都可以。或是以六大菩薩的觀點來看,是悲──觀世音菩薩,是智──文殊菩薩,是願 ──地藏王菩薩,是行──普賢菩薩,是力──大勢至菩薩,是慈──彌勒菩薩。
決定他的種性之後,再來決定他的外相,希望他將來長成什麼樣子。所以,胎前、入胎後,用來修持、觀想的佛菩薩塑像及畫像是很重要的,要選擇很莊嚴、很圓滿的才好。
一旦我們決定好那一位佛菩薩,我們可以選擇莊嚴的法相隨身攜帶,以便隨時觀看,記得自己決定的佛寶寶,並且向佛菩薩學習。一般人身上帶著佛菩薩的法相,都是希望隨時的受到佛菩薩護佑。其實,我們想想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點像請佛菩薩一天到晚跟著我們當我們的保鏢?雖然隨身帶著佛菩薩法相是好的,但是我們應該更超越這樣的想法。
佛菩薩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因此當我們心中開始生氣、開始憤怒時,就拿起隨身攜帶的法相,看著佛像想想:如果是這尊佛菩薩遇到這種狀況會如何?在心中念著其名號。慢慢地,我們就不會隨著情緒而走。帶著佛菩薩的法相,主要是把他當做我們尊崇、學習的對象,而祈望他守護我們,這是附帶的,如此守護的力量反而會增強。同時在這樣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胎兒也一起學習。
也許有人會問:「那上廁所、進房間怎麼辦?是不是暫時不要念佛比較好?」這倒不一定,看自己的抉擇,看自己境界如何。我們看看古德的作法:
有位禪師到大殿上忽然咳了一口痰在地上,知客師急忙阻止他:「這麼清淨的地方,怎可吐痰?!」禪師也很不好意思地回答:「對不起,請問那裡不清淨?」要是我被問這問題,我一定指指自己,因為是我看到不清淨。
這是一種態度,不一定怎麼做才對,要看自己的境界。此外,大家想想:釋迦牟尼佛會不會上廁所?他進到廁所會不會嫌它又髒又臭,不願意再去了?我們要想清楚,但這不表示鼓勵大家把法相帶進廁所──這是個人的抉擇。如果有人會不好意思,也可以用持名號來代替帶法相,佛教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佛像的,是後來佛陀到其他地方說法,佛陀不在時大家思念佛陀,才畫佛像、造佛像的。佛陀他也許可這樣做,但他希望大家不只停留在世間意義上,要更超越。
就像禮六方童子──善生童子,他的父親過世之後,他就謹記父親臨終時的交代:每天向六方禮拜──雖然他不知道禮拜六方的意義。佛陀告訴他:禮敬東方即是禮敬父母,南方是師長,西方是妻婦,北方是親族,下方是僮僕,上方是沙門婆羅門,這樣配置之後,讓空洞的儀式產生了新的意義。
本來善生童子並不知道禮敬六方的意義,只是表現他對父親的孝思而已。所以佛陀就重新詮釋禮拜六方的意義,童子也依此儀軌而修持。
如果我們有這個好的緣起,隨身攜帶莊嚴的佛像、佛卡,就可以依此緣起學習佛菩薩的特德。
如果我們剛好有需要生孩子的因緣,也決定要生育,就可以憶想最相應的佛菩薩,讓將來的孩子趣向於此。
但在依法修持、祈求時,我們要注意一點:雖然我發願要如此,也努力做了,但事實如何呈現,則要接受這樣的結果。
相關商品
關於前世、今生與來世
NT$ 240
NT$ 216
關於死亡與轉世之路
NT$ 250
NT$ 225
關於決定自己的未來
NT$ 240
NT$ 240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